来源:水之道 发布时间:2023-07-25 15:25:34
细菌超标是影响食品安全的主要因素之一,几乎所有企业采取都采取严格的控制措施,制订规范的工艺流程和消毒制度,但产品抽检时仍有细菌超标现象发生。
在食品加工过程中,我们要求所有食品接触面必须使用有效清洁剂和消毒剂进行清洗消毒,符合相关卫生指标后方可与产品接触。
与食品接触的表面是指:
①加工设备、案台和工器具
②加工人员的工作服、帽、手套
③车间空气
传统的杀菌消毒方式有以下几种:
常用方式一:紫外线灯照射杀菌
有很强的杀菌作用,安装简单,使用方便,在食品行业中应用广泛。由于紫外线灯对人体有害,所以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实际生产时为细菌二次污染食品的提供机会。紫外线灯还有一个弊端,有效辐照距离为1.5米,开启时空气中大部分细菌、病毒只是暂时击晕(隐藏在0.6M以下或辐照距离外),并未完全杀死;关闭时,待人、物流动后被击晕的细菌、病毒会反弹,使空气浮游菌数量更高。
常用方式二:药物喷洒灭菌
如过氧乙酸、次氯酸钠等,对微生物有较强的灭杀作用,成本低廉。因强烈的气化作用,刺激性很强,只能在静态(无人)的情况下使用。多数出口食品企业也不再用喷洒方法灭菌,主要原因是极易造成二次污染。化学试剂易在食品中残留,对作业人员的皮肤、神经系统、肠胃及呼吸道也有影响,长期容易患毒害性职业病。
常用方式三:臭氧
对有害细菌杀灭有特效,可以减轻车间内的异味,使用面比较广,其杀菌效果取决于车间湿度及臭氧浓度大小。在静态(无人)的状态下使用,对器具、设备有氧化、腐蚀作用。由于臭氧会造成人的神经中毒、引发支气管炎和肺气肿等危害,建议消毒后将门窗敞开2-3小时臭氧散尽后,人员再进入车间;生产时,同样无杀菌设备在工作。
常用方法四:洁净室
采用初中高效三级过滤方式滤尘,同时补充新风,但高效过滤及通风系统本身不具备杀菌功能,杀菌尚需配合臭氧装置。目前,洁净室无法在食品行业普及(保健食品除外),原因如下:
1、洁净室造价高、耗电大、易损耗品更换频繁,运行成本大;
2、现有食品企业多为老式厂房,改造成本大,搬迁或重建时则报废。因此,无尘洁净室对诸多企业而言成了一种摆设,一种形象工程,只有上级检查时才开启。
综上所述,传统的杀菌方式,不能实现在有人状态下的持续动态消毒,导致消毒的中断,为食品加工行业安全性带来隐患。
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作为21世纪新型杀菌消毒产品,其安全性及杀菌有效性已得到广泛认证。其具有杀菌广谱、作用速度快等特点,可有效杀灭多种顽固病毒和细菌,例如抑制金黄色葡萄球菌、白色念珠菌、大肠杆菌等。经口无毒,对人体无任何刺激,杀菌率99.99%,其杀菌能力是次氯酸钠的80倍,可用于屠宰、水产品、果蔬、乳制品、食品加工、公共场所、医疗卫生等行业的杀菌、消毒、除臭。
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在食品加工中的应用场景:
一、手部、手套、鞋子消毒:
手部消毒:与产品接触的人员,在进入生产车间前和生产中,直接用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洗手消毒,双手用力搓洗手掌内外30秒,自动烘手器烘干;
手套消毒:先用洗手液洗手,自动烘干,然后戴上手套,再用微酸性电解水用力搓洗手套30秒,手套烘干;
鞋子的消毒与洗涤:最好能使用通过时可自动清洗鞋子的装置,确保消毒完全。
二、墙壁消毒:
一旦生产车间墙壁弄脏时,无论是生产过程中还是在生产结束后,均应及时用流水冲洗,持续使用能防止霉斑菌等黏着的污垢,可先用洗涤剂刷洗,再经自来水冲洗去除污垢,最后用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水枪冲洗消毒;
三、调配区投料平台消毒、地面消毒:
生产车间的地面和调配平台弄脏时,无论是生产过程及每天生产结束后均可直接用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清洗。
四、机械设备外部清洁:
在生产线上与食品接触的所有部分,外表面尽可能用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接触消杀,采用循环中边流动、边杀菌,可以传递到缝隙或者不易清洗的细微部分,效果更好。传送带或是传送链等尽可能的经常采用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流水冲洗;开始生产前,或者在转换生产不同品项或种类产品时,利用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清洗和杀菌的效果较好。
五、室内空气消毒:
使用喷雾或是加湿器将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分布到空气中,实现杀菌的方法比较方便。不需要像其他紫外线杀菌或者臭氧杀菌灯操作时,需要人员全部撤离才能消毒;即使在生产过程中人员都在场,利用微酸性电解水进行消毒也不会出现什么问题,可以延长每天的生产时间,提高产量。
六、抹布、拖把等清洁工具的最终杀菌:
抹布、拖把等清洁工具在使用清洁精或洗涤剂洗涤后,微酸性电解水(次氯酸水)可作为冲洗用水来冲洗,不需要额外的或特别杀菌。
版权所有:湖南水之道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备案号:湘ICP备11011764号-1 技术支持:智优营家